为深入了解潍坊风筝文化,传承发展潍坊风筝,7月23日上午9:00,同时也是本次实践的最后一天,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筝筝日上”实践队从酒店出发,乘车20分钟到达奎文区鸢飞路785号。来到金都社区生活城党群服务驿站,并在楼下受到陈老师的热情欢迎。
随后实践队成员便跟着陈老师来到三楼的工作室,也是进行网上直播授课的地方。在成员全部就坐之后,采访便开始了,这同时也是一场交流和讨论。
第一个问题稍带些趣味性:最早的木鸢是木制的,请问它是怎么飞的呢?相传,鲁班的木鸢能飞三天三夜,真实性从何而来呢?陈老师用严格的科学原理给出了解答:木鸢靠机械传动,再凭借空气的阻力,当木鸢上面的阻力小于下面的阻力时,就有了飞起来的条件。在古代,木鸢一直是战争时通讯和侦探的重要工具。至于能飞三天三夜,就真的只是传说了。之后,在探讨当代人们难以对风筝产生情节和文化价值这个问题时,陈老师指出:不能太过纠结于风筝以前的作用,比如传递重要信息,要遵从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讲话,重点挖掘人文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事物的作用总是会变的,但精神文化内涵不会,所以人文精神是风筝能传承的重要一环,莫让风筝停留在记忆深处。通过研究潍坊风筝的起源历史、发掘潍坊风筝这张城市名片的“知所从来”,了解认知潍坊风筝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脉络,使我们清晰地了解认知了潍坊风筝是怎么来的。同时,也能够启发我们去探索潍坊风筝在发展进程中的一些规律,并从中汲取风筝老前辈们的智慧,是当代年轻人走好潍坊风筝未来发展之路
在探讨到一定程度之后,陈老师便讲到他的人生经历:“我是机械制造专业的……毕业后到机械厂工作,最高任职到主任这个职位……退休后……”。在陈老师未开始讲述之前,实践队的成员认为陈老师应该和传统的手艺人一样,一门手艺贯穿一生。但陈老师的讲述,让成员们印象十分深刻,从学习、工作到退休的前半生经历,到退休、办展、全身心投入到风筝事业的困难艰苦的历程分享,都让队员们心底的敬意再添一分。
最后,据了解,手工扎制风筝样式精美特别,但耗时耗力、成本高,卖出价格也高,而且需要有多年经验的手工艺人操手,这类风筝产量和需求都比较低,主要用于送礼、教学、收藏展览、文化交流等;规模化机器制造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对工人技术要求不高,卖出的价格也低,目前市面上售卖和放飞的基本都是机器生产的风筝。上述是潍坊风筝发展面临的困境之一。据陈老师介绍,一方面,现在还有风筝扎制手艺的老师傅越来越少,基本都是五六十岁往上,年轻人对这门手艺不感兴趣,“除了很有名的老师傅外,大部分以风筝扎制为主业的师傅其实收入不高,潍坊当地风筝扎制的手工艺人一年比一年少”。 另一方面,当前潍坊风筝生产方式主要以规模化机器制造为主,虽然很大程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仍旧是以小作坊为主。另外当地风筝产业也有一定程度的门派之争和保守思想,对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创新产品关注力度不够。
“前者,可以通过手工+机器的生产方式,提高礼品、收藏、展览性质风筝的生产效率、压低价格,其实可以开拓很多新客源;后者,潍坊有很多现代风筝企业,大家应该凝心聚力,从规模化和高科技的角度出发,走产业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才能把潍坊风筝产业做得更大更强。”
陈老师认为,潍坊还应利用“世界风筝都”定位,进一步输出风筝文化和各种文创产品,诸如风筝+电影、风筝+音乐、风筝+文旅等,不只停留在风筝的生产和销售上。
接下来,潍坊的风筝一定还能飞得更远。
文章来源:烟台大学团委网站,陈玉林老师工作室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