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道家学的精髓,道学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
“道德经”是道学的重要代表作,“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道德经》四十二章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世界的万物都是由道而来,那么万物之中的小小风筝也是由“道”而生的。
《易经》从整体角度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
孔子在《易经・系辞上》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超出具体形象之上的叫做“道”,“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或许是一种理念、一种思想,是不同文明时期的人文精神。“形而下者谓之器”是把具有固定形体的叫做器。风筝也是一个“器物”,是由“道”而生的一种器物。但是这种器物不是一般的一种器物,它是集中展示我们中华文明之“道”的一种器物。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对待不同文明,不能只满足于欣赏它们产生的精美物件,更应该去领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不能只满足于领略它们对以往人们生活的艺术表现,更应该让其中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
就风筝这件“精美物件”来说,习近平总书记要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 “风筝”的精美,更应该去领略“风筝”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不能只满足于领略“风筝”对以往人们生活的艺术表现,更应该让“风筝”中蕴藏的人文精神鲜活起来。风筝是我们中国发明的,中国风筝包含的、蕴藏的“人文精神”是什么?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中华文明内在生存理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为什么说风筝集中展示了我们中华文明内在生存
理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呢?
陈老师从风筝选材用料、制作工艺、
放飞应用等方面,为大家分享到:
风筝材质蕴藏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理念
风筝的用材主要是竹、丝、纸、绢。青竹翠绿、高雅纯洁,竹者重节、节者为信,竹子中空、虚怀若谷。竹子在地底下默默四年扎根百米,第五年破土而生,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迎风成长成才,“厚积薄发”。青竹翠绿、高雅纯洁,竹者重节、节者为信,竹子中空、虚怀若谷。加之有节挺拔的特质、厚积薄发的生长特性,我们说竹子这些特质特性的象征,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刚直不阿、气节有度、质朴谦虚等民族品质美德的生动写照。也就是说:风筝骨架的材质本身,就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本质气节。4400多年前,黄帝元妃嫘祖就发明了桑蚕丝绸;公元前118年以前,汉武帝时代,我们中国就发明了造纸术。中国人发明的丝绸、纸绢沿以“一带一路”传遍了全世界各地,促进了人类的文明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世界无私奉献“天下为公”的道家精神。
风筝制作工艺蕴藏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理念
风筝诞生于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延续发展至今。风筝具有独具特色的艺术特征和功能应用,风筝在功能应用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上,还具有静态和动态的艺术展示特点。从风筝这一物件的制作技艺、应用形态过程来看:从风筝结构设计中的对称平衡、放飞提线的居中拴法、风筝骨架制作中粗细硬软竹条的选材、风筝绘画中色彩浓淡明暗的掌握运用、风筝放飞中受风与泄风的升降关系、风筝在空中飞行时相对动与静的状态等等,都体现着我们祖先“中庸”、“阴阳平衡”、“和谐共处”、“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古朴自然辩证哲理和“道法自然”的规律法则。
风筝物质功能存在表现所蕴藏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理念
进一步从风筝具有的两种存在表现形式和内容,即物质存在(成型的精美物件)和功能存在(放飞娱乐健身等用途)表现形式上看,风筝蕴藏和体现的人文精神也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理念。
●风筝“和其光,同其尘”的艺术魅力
从风筝的静态表现形式或者说展示形式上来说,风筝“扎、糊、绘、放”手工技艺的精悍绝伦,就能让人产生叹为观止的惊奇。仅这种制作技艺就可以给人们以大饱眼福的一种精神享受,加之风筝绘画的题材内容以及所传播的人文寓意精神,使其成型后的静态表现形式就更加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其光,同其尘”风筝对历代的、各个阶层的人们,上到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下到井市百姓,都有着一种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与亲和力。风筝在历代社会中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成为了历代各个阶层、老老少少喜爱的民间文化艺术品。
●风筝艺术道法自然文化哲理的升华现象
风筝静态艺术美轮美奂,动态艺术更加引人入胜。舞蹈是人们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展示自己的思想意愿,而风筝是人们用操纵着的精美物件来表达、展示自己的理想与诉求。凭借蓝天白云这一天然的大舞台,来诉说自己对大自然、对宇宙生命、对自由的热爱和对理想愿望的追求。在我国四批国家级1683种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唯有风筝是24小时全天候能够把天空作为出彩展示平台的。风筝在空中动态的展示出彩,活灵活现地具有了动感性,让人们梦想愿望的境界更高、更远、更大、更广阔,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在物化过程中更上升了一个层次。
●风筝体现了中华文明大“道”精神
(1)在放飞功能行为上体现的大“道”精神:
从风筝向上飞行的特性和迎风而上的功能展示来看,风筝不但展示传播着人们对理想愿望的诉说,同时还向人们展示着一种不屈不挠奋进向上的精神。风筝迎风飞行蕴藏着“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哲理,很典型的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与气节。
(2)在放飞环境要求上体现的大“道”精神:
从风筝放飞的功能表现过程分析:我们“人”操纵着风筝(物件)在“天”与“地”之间飞行,如果没有良好的天气、适合的放飞场地、掌握熟练放飞技巧的“人”,没有“天、地、人”这三者和谐的基础条件,风筝是飞不起来的。所以我们说:风筝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的一个产物。风筝功能行为表现的形式和内容,真正体现了我们祖先提出“天、地、人三才,天人合一”的自然法则。中国风筝的文化艺术内涵,沁透了中华民族5000年优秀传统文化中大“道”的精髓。
风筝的起源与功能用途简述
●传说风筝最早的雏形起源于潍坊:“嫘祖始蚕”。黄帝元妃嫘祖发明了养蚕,嫘女是世界上伟大的蚕桑丝绸发明家,这一发明泽被中华,惠及全球,在中华和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篇章。到夏代,传说夏代寒浞的后裔在潍坊寒亭一带养蚕时,从树叶迎风起落得到启发,而“以竹簚为骨,缀以鸟羽,形如鹞鹰,迎风送入空中以驱鸟雀护蚕。”这是风筝最早的雏形。
●史料记载中国的第一只风筝起飞在潍坊:据史料文字记载,中国历史上第一只风筝是由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一公元前221)墨子与鲁班相继研制而成的。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公元前135年-公元前86年)在《史记》—《韩非子·外储说》中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西南)“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至于“飞一日而败”的原因,这里暂且搁置不议)。《墨子。鲁问篇》中记载:“公输子(鲁班)削竹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墨子与鲁班都是东周鲁国人,居住在鲁山。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鲁山即现在潍坊市青州西南的鲁山山脉。潍坊是中国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有记载了。
●“胶莱平原”民间放风筝习俗对韩信将风筝用于军事的影响:汉代刘邦的大将韩信,是历史上把风筝用于军事上的最早实践者。其一:西汉初(公元前202年)韩信困项羽于垓下(gāixià)今安徽灵璧东南,韩信用风筝载人吹箫,引领汉军“四面楚歌”瓦解楚军。其二:韩信(公元前197年)曾放飞风筝来测量未央宫的距离,准备挖地道潜入未央宫配合陈豨谋反。
刘邦于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封韩信为齐王,在此以前,韩信平息当时齐国征战后,曾在临淄、潍坊、高密“胶莱平原”一带屯兵达两年之久。“胶莱平原”民间放风筝的习俗由来已久,这对韩信将风筝用于军事上是有一定影响的。“胶莱平原”是山东半岛中部最大的平原,南北一直延伸到广阔的渤海和黄海。鲁沂山脉和胶东半岛丘陵地区中间的“胶莱平原”就成了半岛性气候和渤海、黄海季风的天然风道。潍坊一年四季风力资源丰富,特别是每年春季,春风浩荡,潍坊及周边地区都是良好的风筝放飞场地。大自然赋予了“潍坊风筝”得以长久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这是潍坊特定区域地理环境发展风筝的自然地理因素。
●风筝的功能用途:综合风筝的物质存在表现形式和功能存在表现形式,风筝的功能用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风筝是军事侦查、情报信息传递的工具;
2)风筝在文化艺术范畴是工艺美术品;
3)风筝在娱乐玩具的范畴是儿童娱乐玩具;
4)风筝在健身运动范畴是健身器材;
5)风筝在幼儿智力开发、少儿及青少年素质教育、
艺术教育范畴是动手做( DIY )的好形式、好教材;
6)风筝在老年人生活范畴是修身养性健身的好方式;
7)风筝在科学应用范畴是是人类探索自然的工具;
8)风筝在传播媒介范畴是适应性较强的文化艺术载体;
9)风筝在人类交往活动中是友好往来的信物和礼品。
从风筝物质存在、功能存在表现形式分析,风筝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的产物。人们对风筝的热爱,体现着人们对大自然、宇宙生命的热爱,体现着人们的友好善良和对自由梦想与愿望的更高追求。中华文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内在生存理念的“和”、“合”是精髓。“和合”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合”,人与大自然的“和合”。风筝是和平的象征、友谊的信物,风筝交流是民间友好往来的一种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一份平和,多一份合作,变对抗为合作,化干戈为玉帛,共同构建各国人民共有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大流行的当下,全人类都应该痛定思痛、深刻反省,我们就更加体会到中国老祖宗留下的无价之宝:中华文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这一内在生存理念的珍贵与千真万确。所以,我们说风筝集中的体现了我们中华文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因此,我们应该用风筝的特性,来弘扬“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中华文明的内在生存理念,让5000年的中华文明理念传遍全世界,让中国风筝飞的更高更远。
陈老师以几句顺口溜的形式
介绍潍坊风筝传统种类:
《传统潍坊风筝》
潍坊风筝五大种,
软硬翅板筒蜈蚣;
背弓锣鼓活龙头,
烟火散花蝴蝶碰。
潍坊风筝历史悠久,传统的潍坊风筝主要分为五大类,即软翅、硬翅、板子(包括软硬板子)、筒子(立体类)、龙头蜈蚣(串类)。
风筝发声的技巧装置有:后背弓弦和风轮锣鼓。把风轮加在龙头上,龙头的嘴巴眼睛就动了起来,成了活龙头。风筝放飞的视觉技巧,可以把烟火装置在龙头里,按照预定的时间,龙头就能够吐烟冒火。还有从地面到空中自动折叠翅膀的风筝,可以沿放飞线上下飞行,潍坊叫来回“送饭”,常用的即是空中撒纸花的蝴蝶碰风筝。
接着,陈老师又以“山东快书”艺术形式来介绍“潍坊风筝”历史和发展:
风筝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的产物。风筝是载体,风筝是文化,风筝里面有历史、有故事。“潍坊风筝”也有很多的故事。先说一个《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用风筝“扶贫助残”的小故事。
“曹雪芹风筝扶贫助残小故事”
“风筝助残扶贫”好像给风筝又增加了一项社会功能。其实不然,“风筝助残扶贫”由来已久。首先提出这一理念来的就是我国清代的文学家曹雪芹,也就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作者。
大家都知道曹雪芹著有《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但很多人不知道他还写了一套中国传统技艺的工具丛书——《废艺斋集稿》。《废艺斋集稿》共八册。其中第二分册是传授风筝制作的工具书——《南鹞北鸢考工志》。正是在这本书里,曹雪芹提出了“风筝助残扶贫”的济世理念。
曹雪芹《南鹞北鸢考工志》是由慈悲所感而写的。曹雪芹在《南鹞北鸢考工志》自序中是这样描述:曹雪芹有一位朋友叫于景廉,当兵时伤了脚,成了瘸子,家境穷困潦倒。这一年年关已到,但家中已三天揭不开锅了,儿女啼哭,度日无法。无奈,于景廉来向曹雪芹来求助。于景廉在对贫富不公世道的泄愤中,无意间向曹雪芹提到:京城八旗子弟的公子哥买一只风筝的钱,足够我们一家老小好几个月的生计。一向喜欢扎制风筝的曹雪芹,于时就随手扎了几只风筝给于景廉,叫他拿去卖卖看看,能不能换点银两度日。
除夕那天,于景廉牵着驴,满载时蔬酒肉前来向曹雪芹道谢。原来曹雪芹给他扎制的风筝十两银子一只,已高价售空了。穷困潦倒的瘸子,都骑上驴了。曹雪芹由此顿悟:将扎制风筝的手艺传开,能使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皆可自食其力啊。于是就促成曹雪芹写了这本为残疾人生存的风筝工具书——《南鹞北鸢考工志》。
曹雪芹在《南鹞北鸢考工志》中提出了:为“有废疾而无告者谋其有,以自养之道”的理念。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也是我们潍坊风筝文化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国风筝制作技艺,以文载道,以艺传承”交流活动的宗旨。
还有一个小插曲:我们“潍坊风筝”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术界有专家研究:《红楼梦》中“贾母”的原形,就是我们潍坊昌邑“丝绸之乡”柳疃大户李家的姑娘。曹雪芹在五岁、七岁时,曾随“贾母”两次来山东潍坊昌邑省亲。曹雪芹的幼年对潍坊风筝记忆犹深,因此曹雪芹在《红楼梦》章节中对风筝名称、特点的描述,与“潍坊风筝”基本一致。
《爷爷奶奶一堂课》的宗旨理念是“让孩子受教育,老人得尊重,文化有传承”。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从孩子抓起。陈老师自身也为儿童写了朗朗上口、便于易记的风筝儿童歌谣以及编著的《做风筝》儿童绘本近期即将出版。
在二十多年交流传播“潍坊风筝”文化艺术的过程中,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底蕴丰厚的“潍坊风筝”培育自己,使自己在风筝文化艺术传播传承中,学到了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和道理。感恩我们家乡——潍坊,感恩家乡的传统风筝文化艺术,感恩我们历史悠久的“潍坊风筝”。二十多年来,我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风筝文化艺术传播传承交流中,写了一套六本的《传统风筝制作技艺系列教材》。第一本《做风筝》幼儿绘本即将由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中国风筝文化艺术遗产的传承工作,需要从娃娃抓起。我在这本幼儿读物中,我用“三字经”、“百家姓”传统的启蒙读物方式,写了几首儿童风筝歌谣。儿童风筝歌谣包括中国风筝发展简史、中国各地传统风筝代表作、传统风筝的“扎糊绘放”等内容。我用朗朗 上口、易 记易背的儿童歌谣 形式,对 中国传统 风筝探索性的做了一个概括的总结。在这里也与大家交流分享一下,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时间关系,这几首风筝儿童歌谣在这里就不读给大家听了,课后转帖到群里吧。
最后借这个平台感恩我的几位长辈和老师:首先感恩启蒙我研究潍坊风筝的孙立荣老师,他是潍坊国际风筝会的创始人;感恩领我走入中国传统风筝文化艺术理论研究道路的孔祥泽老师,他是北京曹氏风筝的奠基人;感恩传授我扎糊绘放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韩福龄老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潍坊风筝明星郎咸忠老师、潍坊风筝明星张建民老师等众多的引领者。他们都是我尊重长辈和老师,我所讲的都是他们所教的。正因为有他们,中国的风筝艺术和风筝文化才有传承,他们才是“风筝故事”的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