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潍城风筝艺术研究交流协会 陈玉林
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民俗活动中的体育内容,又是在世界各国广泛开展的一项群众活动。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形成了春耕夏耘、秋获冬藏的生活节奏,许多活动都受到这种节奏的影响。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勤劳的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许多节日都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或悲凉感人的故事,人们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加以纪念或庆祝。民间游戏主要是随节令风俗而进行的。岁末岁首,傩舞除崇;清明踏青放风筝,打秋千、拔河;端午竞渡;重阳登高……战国前后都蔚然成风,流传延续至今,为我国广大群众所喜爱。
在长期的生活体验中,古人认识到节令的迁移,气候的变化会给身体带来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在节令交替之时,容易引起某种流行疾病,因而要通过一些活动来预防。《内经》中就提出了应该注意四时的起居卫生,并提出了相应的活动方式。《札记·月令》也明确提出了春季万物萌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应当多到郊外活动。所以节令活动以春季最多,而且与身体健康有关。
风筝和体育同出一源,都是人类在社会劳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我国古代体育有一大部分是社会的娱乐活动,如杂技技巧、游泳弄潮、龙舟竞赛、放风筝、踢毽子、打秋千、拔河等。由于体育运动本身具有多种社会职能,其性质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又根据社会不同时期的要求,表现出多种的社会功能。
丰富多彩的风筝比赛,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能够多方面地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文化生活需要。1986年以来,风筝放飞作为一种竞技体育,逐步被人们所接受,重新被人们所认识,并纳入了国家体育竞赛项目,这给古老的风筝放飞活动增添了新的活力。可见,放风筝不仅是一种艺术欣赏,也是一种体育锻炼。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人类需要层次的提高,特别是近几年体育科学的发展,体育自身的特征及其与其它各种社会现象之间关系的规律不断被揭示出来,风筝的体育功能也在不断地被认识、被开发。
“生命在于运动”,人类进化的过程,与人类自身的进化、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体育运动的发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了人类自身。如人类运用体操、田径、举重等体育项目,全面发展了人类的素质,增强了上肢力量,提高了支撑、爬越、攀登、悬垂的能力。由于社会生产劳动的分工越来越细,随之也带有某种的局限性,给人体造成某种片面或畸形发展。为此,运用放风筝这种娱乐体育活动,来克服、弥补生产劳动给身体带来的片面的消极影响,能促进人体的全面发展。从实践中,人们对体育运动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又有了新的认识。人们认识到从低等病毒、细菌到最高级的人类的生命,都是有共同的生命特征,运用这种特征表现在核酸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生命是蛋白质的存在形式。也就是说,新陈代谢是生命生物体的一个普遍的规律,人体也不例外,离开了新陈代谢,生命的现象也就不存在了。生命的过程,可以看成是生物个体不断修造与分解破坏两个过程的统一。据估计,如果人的一生以70岁计算,大约总共吃进70吨水、12吨碳水化合物,近2吨蛋白质、1.2吨脂肪,总重量大约相当于人体自身重量的1420倍。这样看来,人体好像是一个大旅馆,看上去每天宾朋满座,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然而却没有一个是常住户。人体内的新陈代谢越旺盛,人的生命力就越强,而体育运动又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有效手段。放风筝是民俗活动中的体育内容,它可延缓人体衰老,增强生命活力和促进人类进化。所以“生命在于运动”是至理名言。
人们对风筝的体育价值观也在逐步改变。研究风筝的体育功能,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风筝比赛活动开展的规律,认识风筝对社会发展,对人民生活的重要价值,从而更有效、更自觉地发挥风筝的体育功能,为改革开放服务,为人民服务。
众所周知,体育是人所从事的积极的活动方式之一,它的功能应当被理解为这种活动客观上所具有的,作用于人和人际关系,满足个人和社会一定需要的特征,而不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目的,利用体育作为其它手段时获得的效果。风筝放飞比赛,本身即含有观赏和竞技,所具有的竞争性、审美性,对观众有吸引力,能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满足他们心理上的一定需要。
风筝的体育功能取决于风筝本身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因为风筝如果不具备某种特点,就不可能在该方面起作用。同时如果没有社会需要的刺激,风筝在体育竞技中的特点得不到发挥,同样不可能显示出它的社会功能。
风筝的体育功能,主要从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风筝属于人类总文化的范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一部分。但是,在风筝放飞纳入体育比赛项目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更多地注重和强调了风筝放飞增强人的体质的生物学作用和由此而派生出来的促进物质文明的功能。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风筝的体育功能在精神方面、文化方面的价值已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并被人们所认识。因此,我们应从风筝的特点及其外部联系和变化的前提下,了研究它的功能。
风筝的体育功能,可以概括归纳为健身、娱乐、教育、政治、经济等诸多内容。本文着重阐述它的健身和娱乐两个方面。
风筝的健身功能
风筝放飞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它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这是它最本质的特征,这也决定了风筝的体育健身功能。
从隋唐时期就有记载,放风筝对人们祛病健身十分有益。古人云:“迎风顺气,拉线凝神,随风送病,有病即去。”
放风筝能够锻炼体力,增强人的体质。放风筝时要动手、腕、肘、臂、腰、脚等人体各个部位,使全身得到锻炼。从放风筝开始,人身肢体各部都在做着不同动作而运动着。风筝上升、倾斜,就需要人奔跑、拉线、左右摆动,这些动作是各部位肢体的运动。具体的说,就是上肢、颈部、腰部、下肢和全身的运动。风筝放飞时,两手要用力不断拽线,左右相顾,以便保证风筝的平稳。风筝升空后,遇到风筝飘摆、打旋、偏面斜飞时,人体要随风筝向前俯合,左右倾侧,手还要紧握牵线,腰部更要随之移动。如向右牵引,上身必向右倾侧,向左牵引,上身必向左倾侧,这些自然的姿势,都是腰部的运动。下肢运动则更明显,风筝起飞前,人们要双手牵线,屈其两膝沿身向下,有时为“骑马式”;风筝放起,方徐徐起身,两脚还要更迭动作,进退或左右;有时放飞大型风筝风力较弱时,必须快速奔跑助飞,这便是下肢运动。
放风筝是一项全身性的体育锻炼。经常放风筝,是寓于娱乐之中的非剧烈性活动,它与常规的竞技运动不同,其形态自然,可以在欢快中,自然的完成操作,达到锻炼的目的。
中医学认为,放风筝能够调节人的气血循环。气血是构成人体和人的生命的基本物质,气血畅通是人体健康的标志。主张“人与天地相应”,说人的气血与外部环境、季节时令有关。医务工作者调查证明,放风筝可以改善血液凝固系统和溶解系统的平衡,有助于预防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生,对防治脑血栓、冠心病、高血压、骨质增生、精神系统疾病等有着重要作用。风筝升空后,人需挺身翘首仰视,胸部自然扩张,并达至内腑诸器官,完成深呼吸运动,增强体液免疫功能。
放风筝有利于儿童发育、生长。许多医学家认为,春天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在春天是儿童适量活动和营养,能促进儿童长高长壮。放风筝,到郊外,在大自然中奔跑,如空气浴,有利于身体发育。据宋李石《续博物志》载:“春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以泄内热。”放风筝还能较好的调节人们的视力,对保护眼睛十分有益。清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说:“风筝在天,以能清目”就是这个道理。
风筝的健身娱乐功能
随着时代社会的进展,社会余暇时间增多了。如何善度余暇,成了一个社会性问题。丰富多彩、健康文明,是人们向往的,在繁忙的劳动之后获得积极休息,而且又能陶冶情操,愉快身心,培养高尚的品格,是人们所企求的。
风筝比赛是自然流畅的和谐,动与静的组合,又是一支春的交响曲。这里即有出自人类匠心的艺术美,又有举凡天上人间万物诸类尽态极妍的自然美。风筝以构思、造型、扎制、彩绘、放飞、特技等多方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它又是集艺术智慧和运动于一身的新兴体育项目,所以它比一般艺术品更加具有引人的魅力,成了人们余暇生活中受欢迎的娱乐内容,能起到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作用。
风筝的体育功能是通过参观和参加的途径来实现的。
对参观途径的分析:高水平的体育欣赏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风筝比赛,也是如此。观看风筝比赛,不但要为自己热爱的风筝运动队和运动员以及他们的精彩风筝表演叫好,还要能够于紧张、激烈、起伏变化的赛场风云中了解风筝运动的起源、演变、发展,熟悉比赛的规则,还要知道风力、放飞技巧等对比赛的影响和风筝的风格、流派、特点、各队实力,风筝运动员的情况,明察各方教练赛前中如何放飞,进而对风筝比赛的现状和发展有自己的真知灼见。
运动员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把多姿多彩的风筝放飞空中,使健、力、美统一起来,成为蔚为壮观的空中图画。使人们在观看风筝比赛和表演时,产生一种美的享受。正因为风筝比赛有如此魅力,在运动场上,常常有一种移情作用,在观众和风筝运动员之间扩散开来,使观众忘却了一切烦恼和不愉快,“净化”观众的感情,它可以使人们由于工作和劳动带来的紧张的神经、疲劳的脑力和紊乱的情绪得到积极有益的调节,不仅有助于元气的恢复,而且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对参加途径的分析:人们通过参加风筝放飞比赛,特别是自己动手扎制的风筝,会在身体完成复杂练习的过程中,在与同伴默契配合中,得到一种非常美好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满足感。可以使人产生自尊心、自豪感,满足人们与同伴交往、合作的需要。同时,由于风筝比赛的特点,能使人在实践中获得各种不同的愉快情绪,娱乐身心。如设计制作风筝可以使人机智灵活,豁达合群;放飞能使人悠然自得,乐在其中。的确,参加风筝制作和放飞比赛是一个最积极最健康的娱乐方式,它能使人善度余暇,身心健康。
以上是我们对风筝体育功能薄浅的认识,在此呈现给诸位,希望我们热爱风筝放飞活动的朋友共同努力,使中国的风筝体育事业有一个更新的发展。
(作者系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风筝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潍坊市潍城风筝艺术研究交流协会会长)
本文在《2002年西安-第三届全国风筝理论研讨会》上获优秀论文二等奖 |